曾經有一位人事管理經理這樣說:「沒有不好的員工,只有未盡責的上司。」他續說,這句座右銘是勉勵他不斷努力,有追求進步的態度。

從事教育工作的我,反觀把這說法套用於孩子與家長的身上,「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未盡責的父母。」,真是最好不過。

曾經與即將為人母的朋友分享,我認為決定生育孩子,最困難的地方不是金錢或時間的預備,反而是,有沒有決心及毅力把你的壞習慣改過來。友人報以奇怪的眼光,回贈「有這個必要嗎?」的表情。我說:「我們的孩子是從模仿中學習,愈小的孩子模仿的能力愈高。再者,如果我們只是利用父母身分的權威去管教孩子,相信一定不湊效。很多工作中的朋友都會遇過無理的上司,他喝罵你遲到的同時自己卻「三點不露」(遲到的意思),你的感受一定不好,只是一肚子的不服氣。家長們,別讓你的孩子身同感受啊!

最後,我要在此聲明,我沒有任何冒犯或批評各家長的意思,希望籍此勉勵各家長。

給孩子一條魚或是一個網?

給孩子魚吃,無可否認是最快捷的,最快令孩子飽足的。可是,孩子永遠都是只得到一條魚。相反,如果給孩子一個網,雖然過程中孩子或會遇到挫折,但魚網可讓孩子撈起數條、數十條、數百條,或是更多的魚獲。

希望以上的比喻不會令家長摸不著頭腦。正如提出多元智能學說的 (Howard Gardner)把智能定義為解決問題的能力。故此,兒時的教育,著重培養孩子不同能力比起知識的餵養來得重要。

Howard Gardner (1993) defines an intelligence as the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or fashion products that are of consequence in a particular culture setting or community.”

被譽為世界第一教育的芬蘭,是全世界落差最小的地方,只是僅僅五個巴仙。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她們數學的成績只是僅次於香港,但芬蘭孩子操練數學的時間只是香港孩子的一半。

我們的差異是什麼呢?

芬蘭教育又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呢? 芬蘭教育重視先見林、後見樹。先讓孩子宏觀科目的整體,從中培養孩子的興趣及追求,此乃「先見林」。因為孩子的興趣及追求,引發學習動機去探究當中的細緻或純熟技巧,此即是「後見樹」。

香港人看重立時效果的文化,以學習結果去量度成效是一貫家長的做法,奈何學習興趣(先見林)是虛無得見人見智,唯獨即是學習結果,例如:完成加法的運算、學懂了某些生字等等,這此先見樹的例子才叫家長安心。

遇過很多中學生,不但怕數學,甚至討厭其矣。與他們傾談下,發現他們對數學的暗霾是來自自小不斷且麻木的練習。

無可否認的是,練習可以提昇學生的應題能力。但當練習沒有建基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上,不但是陡勞無功,更會帶來嚴重的反效果,正如很多學生染上「數學恐懼症」。他們的病徵很明顯的,如:簡單的加減數都要依賴計算機、未能掌握一些數學的基本概念(例如: 任何數分之零是等於零)等等。「數學恐懼症」正如其名,學生於潛在意識中已經對數字產生恐懼,令學生於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出現逃避的心態。

試想想,孩子單靠不斷的操練,把半知半解的數學理論硬啃,在不穩固的學習基礎下,常嚐錯敗是必然的事,錯敗感自然衍生恐懼症。不希望孩子出現「數學恐懼症」,就應該自小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

有位家長很擔心地與我分享:「幼稚園老師說孩子塗顏色經常出界。」我按捺不住地反問說:「孩子才剛剛三歲,慢慢開始學執筆,沒有出界才怪呢!」我很明白及諒解媽媽的擔心,面對老師煞有介事地指出孩子的「問題」,意味孩子相比其他同齡的遜色,十萬個擔心自然由心而發。我常常與家長分享,不要太早訓練孩子執筆,第一,讓孩子多感官地學習會來得較好,鼓勵家長讓孩子以指頭於沙紙或粗鹽堆上寫字,孩子不但會覺得有趣,更會因視覺、感覺並用來學習而提升學習成果。第二,因為孩子小手的肌肉未完全發展,孩子需要很費神地控制手指及力度把筆執好,反而忽略了認字的部分。執筆的原意在於學習寫字,若果因為執筆而減弱識字的效果,會否本末倒置呢?

「玩」絕對不是一個貶詞,更加並不是浪費時間。哲學家柏拉圖(429-347BC)曾經指出:「認識一個人,從一小時的遊戲相比一年的談話交往來得更透徹。」當孩子進入「玩」的狀態,孩子於良好的情緒下,表現來得最自然及純真。故此,於「玩」的狀態下學習是最有果效的。

每個人都喜歡玩,無論大人或是小朋友,透過遊戲把沈悶的科目都活潑起來。有一次於科學堂中,我與孩子進行酸鹼實驗,醋因為加上了梳打粉而釋出二氧化碳,當二氧化碳附在米的表面,米便會出現浮沈的效果。當時孩子就不禁地大叫:「米米在跳舞呀!」體驗式的學習,比起知識的餵養來得有效。避免與孩子陷入功課的角力之中,讓我們從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著手吧!

早前有位家長與我分享生活上的點滴。
 
話說孩子參加某機構的話劇班,老師邀請孩子扮演獅子,孩子拒絕並哭訴:「我唔做獅子,我唔想食人。」老師安撫孩子說:「不如你做白兔。」孩子停了一下,想一想,又再哭訴:「我唔做白兔,我唔想俾人食。」老師見狀,就請孩子自己說出想扮演的動物。孩子想後回應:「我要做小鳥,我可以飛走。」家長分享道:「老師本想獅子是萬獸之王,想不到孩子會拒絕,還會哭呢!」
 
聽後,我暗喜孩子對因果關係的掌握及清晰的思路。同時地,給我最大的反思是不要用大人的眼睛看孩童的世界。我們眼中的萬獸之王,在孩子心中卻是吃人的萬惡之獸。我們對事物的感受及領會好在乎以往的經驗,勿強把我們的主觀感受加諸於孩子身上。在此我鼓勵家長多讓孩子把想法、感受透過不同媒介表達,不但可讓我們認識孩子的內心世界,更是很好的抒發渠道。家長可與孩子忽發其想,今日我們住在森林,森林有什麼動物呢?你想扮演那一種動物呢?呢種動物係點架?帶領孩子思考之餘,加上肢體、聲音及語調的表達,盡情地把內在情感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