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孩子是否要換片

換片前問一下孩子是否要換片?片是否弄髒了?是否排便了?這個小動作,就是加強孩子自我感覺的意識,這正正是進入如廁訓練前的必要一步。家長可再觀察孩子是否漸漸意識到尿片弄髒了,並主動提出要換片。能主動提出換片,亦是說明孩子對自己身體的意識漸成熟,也代表是時候進入如廁訓練了!

斷奶 (不以奶作為正餐

若果孩子還是以奶為主餐,加上孩子細小的膀胱,頻繁的如廁訓練會變得很擾人,孩子會把如廁與防礙他的遊戲時間劃上等號,負面的情緒更會令孩子對如廁出現抗拒感。再者,轉固更是建立固定排便時間的必要元素,而下文更會分享固定排便時間的重要性。

建立固定排便的時間

每當我們進食時(食物進入胃部時)會產生刺激給結腸,從而令結腸反射性地收縮並產生蠕動,因而引發便意。由於早餐的時間,胃部在空腹的狀態進食,結腸的反射動作更能明顯。因此我們建議家長可順著我們的生理特性,為孩子建立早餐後排便,這更促使孩子在上洗手間排便的成功經驗,踏出如廁訓練成功的第一步。建議家長在早餐時加入生果,如香蕉或牛油果,增加腸道的蠕動。亦可在餐後按摩腹部,同時與孩子進行一些靜態的活動(如看書),讓孩子專注感受便意。

轉穿學習褲(褲形尿片)

身體記憶會讓我們更容易建立新的習慣,轉穿學習褲就是讓孩子建立上洗手間時脫褲及穿褲的習慣。再者,進行如廁訓練的初期,孩子的肌肉收放掌握未穩,穿學習褲比穿尿片更便利快捷,減低孩子因未能及時脫去片而失手的機會。

 

 

當我們問到孩子是否已經開始作如廁訓練時,很多家長的回應是:「未開始。」細問之下,發現原來家長認為當孩子轉用內褲才算開始如廁訓練。而我們團隊的答案是:「當孩子已經能換上內褲,則代表他建立了到洗手間如廁的習慣,這理應是如廁訓練的終點了!又怎會是開始呢?」

 

 

  • 牛奶
  • 朱古力
  • 飯糰
  • 蜜糖

-------------

哪一種食物適合一歲幼兒進食?

不妨花少許時間一起想想看,下面跟大家解答。

 

很高興就進行BLW時常見的問題分享一下:-

  • =兩歲仍然要喝奶,是否合適呢?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人奶對孩子的營養補充及抗體仍有一定的幫助,若各位媽媽有這樣的恆心、能力的話,大可繼續嘗試,因為這是給予孩子健康的最佳禮物。然而,艾篙團隊關心的是「在何時給予呢?」我們建議在孩子一歲後,如他已能於飯桌中有意慾進食,並能處理不同質感的食物(菜、飯、麵包等),我們相信他亦已有把握能進食一頓飯,亦距離成功不遠了!如孩子仍需要吃奶,我們建議家長避免於飯餐前、後立即給予,這樣容易削減孩子之後進食的胃口或抑壓其進食意慾,情況就如我們吃自助餐前,亦會「留肚」迎接我們期待已久的一頓盛宴。

  • 飯餐吃得不多又要求吃奶,孩子是吃不飽嗎?

傳統思想認為孩子要吃得面圓圓才夠飽滿、健康,若見孩子轉餐後稍見瘦小,食量不多,難免家長們會開始猶疑。但依孩子的生長速度而言,一般出生後首10個月嬰兒生長速度較快,照顧者亦容易在每月得到「滿意的成果」。然而孩子在10個月後生長速度會稍作減緩,因此只要孩子排便正常便無需過慮。要相信我們的孩子:他的胃口如何,他自己再清楚不過!

當然,孩子從0-1歲的口腔期(Oral Stage)感受到吸啜(sucking)能起著安慰作用,讓孩子與照顧者能取得信任關係。而當孩子一直長大,亦開始產生很多喜好,亦可能因這種舒適的安撫而產生更多的渴求。我們建議家長們要認清孩子的需要與欲望,讓孩子懂得自我控制,不因非即時滿足而牽動情緒。這些概念,相信支持艾篙教育多年的家長也不陌生。

假使孩子需要吃奶,亦建議以樽、杯等工具代替媽媽親餵,這樣不但是幫助孩子轉化對媽媽的依賴,亦是為著其口肌發展著想。

  • 家人對BLW意見不一,應該聽誰的呢?

家人的目標無不是為孩子的健康著想,有著共有的目標是值得感恩的事!不妨先了解對方的想法、憂慮,嘗試找出大家能妥協的方向。每個孩子的進程不一,家人與適應孩子長大的時間表亦各有不同,不妨就此溝通一下。當中亦不忘說說您的看法及期望,好讓家人抱有憧憬說孩子將會是個懂得自理、善於社交的人,試想像將來愛吃的孩子跟你嚷著說:「您做的菜很好吃,我想多要一點!」那該有多窩心呢!

  • 孩子弄得滿嘴滿臉都是,真的要讓著他嗎?

艾篙教育之所以鼓勵推行BLW,是因為箇中有著我們最欣賞的理念-「放手讓孩子成長」。上回談及玩食物只是孩子初期探索食物的階段,真正目的是讓他們享受探索過程,當孩子成長至運用叉、匙、刀等食具時亦然,在嘗試中也必有失手的時候。忍著一點出手相助的時間,用餐途中不用替孩子整理儀容,讓他們從小處中學習。「放手讓孩子成長」,就像他們長大後能自行解決問題一般,家長就準備好一切舖設,便於事後清理即可。最後請不要忘記,用餐是家人共渡歡快的時光,讓孩子用餐時感到愉快,就是BLW推祟的目標。快樂就是餐點的醬料,願您與您的孩子能共享一頓又一頓快樂的餐點!

 

  • 果蓉?
  • 蔬菜條?
  • 白飯?
  • 肉片?

拉普利(Gill Rapley)主張的BLW重點是「嬰兒主導」,因此我們不需要餵食,而是給予空間及機會孩子自行探索自己有興趣或有需要的食物, 因此我們需要準備的是合適的環境及器具, 如於桌上放置碟盤或嬰兒用餐椅上的盤子,讓孩子自行撿起、掉下及至嘗試進食。傳統觀念教導我們不能「玩食物」,但在此之先,只有數月的孩子實在未能理解何謂「食物」?孩子於幼年時善於以不同感官學習,包括:聽覺、觸覺、味覺、嗅覺、視覺。因此我們經常留意到孩子常將玩具用力掉在地上,以得到視覺上的刺激及聽覺上的回應。所以,對於食物亦然,與其對好奇的孩子一直說「不可掉『食物』」倒不如親身示範如何「吃食物」?

BLW講求的是應嬰兒天生的本能及能力而作(上回曾談及「尋乳反射」),進食是人類天生賦予的求生本能,因此若孩子在幼年已懂得自行進食,由飢餓達至飽足,於心理學而言,孩子便能於自信心上得以建立,更能逐步脫離父母周全的保護,踏出「舒適區」(Comfort Zone)外,迎接新事物。

BLW最大優點:

  • 允許每個孩子在正確的時間及依其步伐發展,孩子可自行探索直至他們願意進食
  • 讓孩子探索各種食品的味道,質地,顏色和氣味
  • 有助於開發寶寶的手眼協調,口肌和咀嚼能力
  • 讓嬰兒依據自己的需要而進食,建立一個可以持續一生的飲食習慣,減少挑食問題和進餐時的角力(於後回詳述)
  • 在自行用餐生起信心,對食物產生好感及對不同食物有更廣泛的接受性
  • 孩子更能融入家人一同吃飯的社交氛圍中

家長或會擔心,若孩子自行進食不就會有窒息危險(choking hazard)嗎?曾經接觸一位接近兩歲孩子,進食一塊成人掌心般大的麵包時,他於一瞬間便將整塊麵包放進口中塞得滿滿,不久後便噎住了,吐出來後仍噎得眼泛淚光。這正是一個例子,若孩子從小懂得區分什麼時候能咀嚼、什麼時候應咬開,長大後便於處理不同食物上才會有所把握。

窒息(choking)是指食物走進氣道阻礙孩子呼吸引至窒息,幼兒進食時出現咳嗽、乾嘔的情況不一定是窒息;嗆到(Gaging)是孩子常於轉換固體食物時發生的情況,然而孩子的生理構造與成人不同,人體有自行保護身體的機制稱為「嘔吐反射」(Gaging Reflex),這是一種防止吞咽異物的生理反應,嬰兒將硬物放到嘴裡時也會不由自主地出現乾嘔,這就是「嘔吐反射」,身體會自行將舌頭伸出,將噎住了的食物吐出來,避免窒息。嬰兒早期的反射區是處於舌頭內較前方的位置,「嘔吐反射」更為活躍,因此當食物未碰到喉嚨的時候已會發生反射。然而,這種反射於九個月後將會往後移,這種天生的保護將會遂步後退。由此可見,幼兒在適當時候開始作斷奶訓練,更能保護自己以免窒息。

 

要有「衣食」,怎能拿食物來「玩」呢?這個說法我們絕對贊成,食物是大自然的財產,是用農夫的汗水換來的,又怎能浪費呢?

當6個月大的嬰兒,慢慢進入主動斷奶過程(BLW),希望孩子透過玩來進食,好像七彩繽紛的蔬菜,濕潤的麵條都是他們的玩物。過程中,孩子實是正在掌握如何控制力度、掌握地心吸力等範疇,當孩子於控制能力上有所掌握及體驗到進食的樂趣,把進食與開心情緒連繫了,就能成就出尊重食物的下一代。

從艾篙團隊的實際觀察中亦然,即使孩子已長大兩歲,亦見其對食物興趣的分別。團隊曾經訪問過部份家長,發現愛吃的孩子從小亦有進行BLW! 正(準備)為孩子進行BLW的家長們,這樣能否為您們增加一點動力呢?

反之,傳統被動式的餵食,有時為著孩子能「坐定定」,更會以玩具或電子產品吸引孩子。所以,孩子未能完全感受食物的味道,在半飽的情況下,孩子更可能認為進食阻礙了他玩玩具。若出現被迫進食的情況,就會把進食與負面情緒連結,又怎能愛吃呢,動輒一、兩小時餵食是更可能是每天的例行公事。

故此BLW 並不是拿食物來玩,是鼓勵孩子透過「玩」來進食,才能培養出愛進食且尊重食物的孩子。

 

家長或許會有迷思,孩子未長出牙齒,不是應先吃流質會比較易消化嗎? 嬰兒的餵食包含了3個基礎素:吸吮(sucking)、咀嚼(chewing)及吞嚥(swallowing)。由出生起, 孩子已接觸流質奶水, 由於其口腔發展未成熟, 舌頭只能作前後移動,亦即吸啜動作, 消化系統方面只能吸收營養較集中及高的奶水, 然後在過程中不斷成長在短短數月中牙肉及下顎已開始變得有力, 相信於六個月後依然以埋身方式餵餔的母乳媽媽能深深感受到當中的苦處!

因此讓六個月大的孩子是學習掌握咬合及咀嚼最合適不過的階段。再者,人體於咀嚼的過程會分泌唾液,唾液混合已被咀嚼的食物後進入胃部,便會較容易消化。反之,如若直接吞食糊狀及蓉狀的食物時,則無需經過混合唾液的咀嚼過程,當然亦能讓幼嫩的胃部消化,但過程亦無法引起孩子進食的意欲。

如有朋友邀請爸爸媽媽一同進餐,但餐點卻是顏色一樣,味道各異的餐點,那麽爸爸媽媽你們能大快朵頤嗎? 食用糊狀或蓉狀食品最大的特點是無論食物原本的質地是如何,但經過混合過後顏色及口感已是難以分辨,試問又怎能引起對鮮明顏色才敏感的孩子的興趣呢? 可想而知,為何孩子於跟家人一起聚餐時經常對桌上琳瑯滿目的餐點產生興趣(當然這不代表孩子想進食,但首先已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及好奇)。

要餵食還是自行進食?

由初生時期開始,嬰兒已天生已有尋乳反射,在撫摸上下唇或嘴角時,會引起頭轉向的反應,並做出尋找食物的動作,懂得自行吸食母乳,又懂得在飽足的時候轉頭或推開奶瓶。既然自行進食是一種天賜的能力,那又是為什麼當孩子轉食固體食物時要「開倒車」反倒被餵食呢?因此亦不難推想為何孩子一旦被餵食初期會出現抗拒的情況了; 然而於孩子長大以後當已習以為常被餵食時,自行用餐又成為孩子與家長的一種角力了。

從Gill Rapley著作的一書Baby-Led Weaning中 提及不少從食物營養及行為上分析BLW的好處及實行方法,於下回文章當中將會跟家長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