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或許會有迷思,孩子未長出牙齒,不是應先吃流質會比較易消化嗎? 嬰兒的餵食包含了3個基礎素:吸吮(sucking)、咀嚼(chewing)及吞嚥(swallowing)。由出生起, 孩子已接觸流質奶水, 由於其口腔發展未成熟, 舌頭只能作前後移動,亦即吸啜動作, 消化系統方面只能吸收營養較集中及高的奶水, 然後在過程中不斷成長在短短數月中牙肉及下顎已開始變得有力, 相信於六個月後依然以埋身方式餵餔的母乳媽媽能深深感受到當中的苦處!

因此讓六個月大的孩子是學習掌握咬合及咀嚼最合適不過的階段。再者,人體於咀嚼的過程會分泌唾液,唾液混合已被咀嚼的食物後進入胃部,便會較容易消化。反之,如若直接吞食糊狀及蓉狀的食物時,則無需經過混合唾液的咀嚼過程,當然亦能讓幼嫩的胃部消化,但過程亦無法引起孩子進食的意欲。

如有朋友邀請爸爸媽媽一同進餐,但餐點卻是顏色一樣,味道各異的餐點,那麽爸爸媽媽你們能大快朵頤嗎? 食用糊狀或蓉狀食品最大的特點是無論食物原本的質地是如何,但經過混合過後顏色及口感已是難以分辨,試問又怎能引起對鮮明顏色才敏感的孩子的興趣呢? 可想而知,為何孩子於跟家人一起聚餐時經常對桌上琳瑯滿目的餐點產生興趣(當然這不代表孩子想進食,但首先已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及好奇)。

要餵食還是自行進食?

由初生時期開始,嬰兒已天生已有尋乳反射,在撫摸上下唇或嘴角時,會引起頭轉向的反應,並做出尋找食物的動作,懂得自行吸食母乳,又懂得在飽足的時候轉頭或推開奶瓶。既然自行進食是一種天賜的能力,那又是為什麼當孩子轉食固體食物時要「開倒車」反倒被餵食呢?因此亦不難推想為何孩子一旦被餵食初期會出現抗拒的情況了; 然而於孩子長大以後當已習以為常被餵食時,自行用餐又成為孩子與家長的一種角力了。

從Gill Rapley著作的一書Baby-Led Weaning中 提及不少從食物營養及行為上分析BLW的好處及實行方法,於下回文章當中將會跟家長們分享。